12月30日,由中国国家预算治理研究联盟、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治理高端论坛之财政治理子论坛暨第十六届(2022)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论坛”,论坛主题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原校长、中国国家预算治理研究联盟理事长、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樊丽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室主任何成军,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乔,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出席论坛并进行了发言。我校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组织全体教师线上参加了会议。

在主旨报告阶段,刘尚希作了题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基于预算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内涵辨析,分析了预算制度深化改革在法治化、预算约束力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基于风险视角提出了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何成军作了题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报告以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从立足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关于预算制度改革的系列部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三个方面分享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思考。杨志勇作了题为“简论预算改革的基础工程”的报告,指出预算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预算规范透明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预算改革应重点推进的基础工程。樊丽明作了题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回顾与前瞻”的报告,报告基于行政系统与监督系统的双螺旋模式,回顾总结了新时代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改革进程,从健全统筹能力、预算支出标准、预算执行制度、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预算监督制度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健全预算制度的重点任务。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系主任何达基教授作了题为“COVID-19对OECD国家预算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报告,指出疫情前债务水平越高的国家,疫情财政刺激措施开支越多,疫情后需要加强财政规则,同时考虑如何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明教授作了题为“健全什么?何谓健全?”的报告,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对象和评价健全的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振超教授作了题为“以协商民主推动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提升”的报告,基于调研中发现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中的不平衡现象,指出创造共识应是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价值遵循,优化完善协商民主的定位、机制和具体制度是提高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的着力点。山东大学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一花教授作了题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报告,指出收入端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收入制度优化,支出端要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和制度制度,并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关键关节。
本次论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研究”主题,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200余人通过线上参加会议并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会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硕总结提炼了此次线上论坛的前沿观点,督促研究中心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校当前迎评促建的关键节点,鼓励大家不断加强专业技能提升,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建设财经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贡献力量。